融合+繁荣,解码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绽放”
添加时间:2025-08-17
8月2日,“湾区同心 全运同行”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和全国第十二届残疾人运动会暨第九届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广电集团举行。活动现场,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绽放”及配套组件正式发布。(点击阅读:全运火炬首发!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倒计时100天启动仪式在深圳举行)
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名为“绽放”。
在接受深视新闻记者采访时,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炬设计团队主要负责人、广东万家乐燃气具有限公司工业设计总监何也称:“火炬的设计不仅要体现出民族文化自信,还要体现十五运会‘全民共享 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核。”
“绽放”的核心设计理念为“融”与“荣”,一方面是“交流融合”,另一方面是“共同繁荣”,体现粤港澳“三地一家”“同根同源”的岭南特色文化和粤港澳团结协作的发展路径。
何也告诉记者:“本次设计传达了系统化设计理念,确保与会徽等元素保持视觉上的高度一致性。”据介绍,“绽放”的外观与会徽“同心礼花”一脉相承,通过将平面会徽纵向拉伸,并做一定的旋转扭变,呈“火树银花”绽放状。
“远远看去,火炬就如同璀璨礼花在空中绽放的完美定格。设计团队希望通过温润的哑光质感与硬朗的金属线条形成鲜明对比,让人在刚柔并济之间感受到东方美学的理念。”何也说。
俯瞰顶端焰口为“波浪”状会徽造型,彰显粤港澳大湾区勇立潮头、改革创新的精神,以及作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的历史底蕴;
横看火炬以流线型金属为骨,在光影流转中呈现“礼花绽放”的动态美感;
底部为牡丹纹印,不仅蕴含在祖国的关怀引领下,粤港澳三地“人心相通、团结奋进”的美好期许,也呼应了运动员在赛场上突破极限、勇攀高峰的昂扬姿态,象征着新时代中国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万千气象,凝聚起现代化建设奋进新征程的磅礴力量。
图源 / 人民日报客户端
何也告诉记者,在制造过程中,设计团队也充分考虑了火炬的应用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的气候特点是多雨多风。这意味着我们在设计的过程中,要提高火炬的防风防雨能力。”何也介绍,团队在实验室中模拟了各种各样的突发状态,除了大风大雨等极端天气,也做了大量的跌落实验,以确保火炬在突发状态下也能保持火焰稳定。
“从数据上来讲,火炬抗风等级可以达到对抗20m/s的风,也就是八级的大风。”何也说:“八级的风可以轻易折断路边的树枝。在这样的条件下,我们的火焰还能保持燃烧状态。”
和火炬“绽放”形成套系的,还有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灯“星火筑梦”和火种盆“鼎盛同心”。何也介绍,本次火炬设计首次使用增材加工和精密制造级别工艺,采用文丘里引射技术与预混燃烧技术,降低废气排放,更加绿色环保。
火种灯采用动态美学设计,螺旋上升及礼花绽放,视觉冲击力强。同时,火种灯采用轻质石脑油燃料,显著降低了燃烧过程中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大幅提升了燃烧效率,有效抑制了黑烟和异味的产生。
火种灯“星火筑梦”
火种盆顶部外层为镂空设计,内层为燃烧室,通过空气对流增强燃烧效率,兼具实用性与视觉层次感;采用文丘里引射机构实现预混燃烧,火焰根部结构采用线性排列,使火焰始终聚集于中心以增强其观赏性,同时采用内凹的设计来提高火焰的抗风性能。
火种盆“鼎盛同心”
火炬,象征着光明与希望,是体育精神的核心载体,也是运动员的“精神图腾”,既代表了团结与友谊,又代表了拼搏与奋进。
火炬面世,同心绽放
向光而行,圆梦湾区
进入“第一现场”客户端查看
↓↓
记者 / 王海苹 李玥羲(见习) 郭风新
排版 / 王海苹
审校 / 庞诗凡